鱼塘养殖苗种合理放养的依据
来源:水产前沿网 上传时间:2023/7/16 20:44:12 点击次数:562
苗种密度的合理投放是渔业生产最重要的环节,池塘养殖的水体容纳量有一个合理的范围,超出这个范围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。
1.放养密度小
苗种密度投放过低不能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,单产低,效益可能差一些。密度过小,虽然生长较快,但浪费池塘水面,肥料和饵料的利用率也低,单位成本往往还会增高,影响效益。
在养殖过程中,如果鱼类生长良好,浮头较少,饵料系数低于一般水平,则证明放养密度合理。从来不浮头也不正常,表明密度过稀,产量低效益微溥。
2.放养密度大
苗种密度投放过高,则生产过程中易造成经常性缺氧浮头,或因过多的排泄物又会使池塘的水质恶化,容易引起鱼病暴发。密度太大,饵(饲)料往往不足,活动空间变小,特别是到后期鱼体长大时,水质条件较差、溶氧量低,生长就变慢,可能饵料系数会高一些。
如果密度过大至超出水体承受能力时,会造成低溶氧综合症(长期缺氧)或者个体偏小而如期不达上市规格。如果鱼类生长较差,又经常出现浮头,而且出塘规格偏小,饵料系数一般都高,则证明放密度过大,应适当减小密度。
3.综合确定苗种放养密度的因素
确定苗种放养密度时,要根据品种、水源、鱼池条件、肥料或饵料来源、放养时间的早迟、地区及气候差别、管理水平、市场行情以及资金丰欠等情况来灵活判断,据此确定合理的密度。
如何鉴别鱼苗质量?
由于鱼卵质量的不同及卵孵化过程中的多种原因,可造成鱼苗体质有强有弱,一般我们可用下列方法加以鉴别:
①将孵化缸中的水搅动,使产生漩涡,鱼苗如能沿着边缘逆水游动,说明体质健状,如果多数鱼苗被卷入漩涡而无力抵抗,说明这批鱼苗体质较弱。
②将鱼苗舀在白色瓷盆中,吹动水面,鱼苗如朝风顶水游动者体质健状,反之则差。
③将鱼苗舀在白色浅盆中,把水倒去,鱼苗在盆底强烈挣扎,头尾弯曲成圈状者,说明体质健状;而无力挣扎粘贴在盆底,仅头尾颤动者则差。
总的看来,鱼苗体色鲜嫩,体形肥满匀称,大小整齐游动活泼者为健状的优质鱼苗,反之就是体质弱的鱼苗。